「北竿大沃山」是一個比較偏遠的地方,雖然與「北竿西門町-塘岐」只隔了一個海灣,
但整體來說發展都算比較慢。
2010 年在大沃山有個「戰爭和平紀念館」開幕,我想很多人都會排入去北竿的景點。
但我個人認為若天氣合適的話,旁邊的「螺蚌山自然步道」才是你不能錯過的地方。
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前往戰爭和平紀念館。交通資訊分享。
◉地址:連江縣北竿鄉北竿戰爭和平紀念園區
◉電話:0928 421 658
◉時間:08:30-12:30. 13:30-17:30(週三公休)
戰爭和平紀念館|建築外觀
從塘岐到「戰爭和平紀念館」大約十分鐘,不遠,但上來的路很陡,騎摩托車要小心。
資料上看這是以原 12 據點,但應該是全新的建物。
整個大沃山與北竿本島以塘沃道相連,雖然就是短短幾百公尺,但兩邊發展完全不同。
免費參觀館內展覽
目前是免費參觀,量個體溫就能進入。
第一區展出就是的國軍裝備,衣服、武器等等。
如果你是二十年以前當過兵的,相信都能找到熟悉的記憶。
所以旁邊不時會傳出「啊,我以前當兵就穿這個」。
通信兵都要學的77。
再過來一區,這些銀色柱子裡也都放了展品。蠻值得一看的。
我原以為這是炸彈爆炸後的樣子,其實它是一個手工做的藝術品。
很多都是當時使用過或未使用的槍砲彈藥。
希望這些都不會用到。
人類歷史上花了多少心力在戰爭上,多少資源與人力放在相互毀滅。
不知這次全球 covid-19 疫情,能敲醒多少人?
牆面上的說明文字,多在介紹馬祖的歷史、地理特徵、以及國共對峙時的角色。
尤其是有一段很多人大概都不知道的,823 砲戰前夕,軍情分析都以為中共會砲擊的是「馬祖」。
大量軍事記者跑到這來,結果卻發現被「聲東擊西」,金門又躍上了國際版面。
馬祖是世界坑道最密集的島嶼。這好像知道的人也不多。
展區後段有個螢幕,展示了當初在馬祖生活現況,以及國軍刻苦的訓練狀況。
其實內容很不錯,但我發現有耐心坐下來看三分鐘的人不多。
也許歷史的記憶與傳述方式,都已不再合乎時代需求。
「戰爭和平紀念館」面積不大,若你沒什麼興趣的話,可能五分鐘就走出來了。
不過,建議你到二樓去看看風景。
從這,可以將北竿島最偏僻的一塊淨土一覽無遺。
前面這個圓圓的,是「螺山」,後面被擋掉一大半的是「蚌山」。
這些地方都是以前當兵時的禁地,只有當地人捕魚時才會來。
螺蚌山自然步道
帳面上單趟是700公尺,但走起來會遠得多喔。
「螺蚌山自然步道」入口在戰爭和平紀念館下方的分叉路上,很好找。
開始吧!!!
這麼漂亮的海天一色,涼爽的氣溫,不走一趟對不起自己。
一人走剛剛好,二人走要互讓的寬度。
又在海石懸崖邊,兼有「依山傍海」之美。
來回都只有一條路,注意安全的話都非常輕鬆愜意。
唯一一段比較挑戰的部分,需要拉繩跨過大石頭。
小姐們穿裙子與高跟鞋就不建議了喔。
從這個角度看過去,頗有「唬人」的距離感。
覺得好像在爬大山一樣。
這一段算是比較陡的,約100公尺左右。
只要不受到城市與人類污染的海島,天氣好的狀況下都是這麼美。
步行到中段,就能看到整個北竿塘岐機場。
若你有時間,每一個小時都會有長榮的小飛機起降。
在這裡看飛機跟松山與桃園完全不一樣,沒有777轟隆隆的引擎聲,
反而會擔心這麼小的飛機左晃右晃的安不安全。
這裡是螺山涼亭,大部分人都只走到這…..包括我啦。
因為從這回望大沃山,回首來時路(雖然只有十五分鐘),也頗有成就感。
畫面中靠左,山頭上方方的那個就是「戰爭和平紀念館」。
螺山涼亭
怕曬太陽的,就到涼亭裡休息一下吧。
我相信此時在戰爭和平紀念館那邊,一定有人看到說「哇!!他們走這麼遠喔!!」
我也不是沒有嘗試繼續往「蚌山」走過去,只是時間不夠。
再過去的路會更小條一點,石階也會換成了紅土。
那邊的「海上孔子像」,就等下次有機會再見吧。
不同的陽光、不同角度、海面也給你不同感覺。
明明是同一條路,回程又是不一樣的感覺。
此時我覺得馬祖好大,就算我已經對北竿很熟了,也似乎認識不完。
北竿08據點
離開戰爭和平紀念園區,摩托車再往上騎約五百公尺,到達08據點附近。
這裡我前一個晚上才來拍過「藍眼淚」,所以路況還熟。
但晚上看不到的東西,白天就一清二楚了。
原來,在這山頭還有展示的戰車。
這些戰車應該都是純展示用的,因為馬祖原來的陸軍配置並沒有裝甲部隊啊。
這是57 戰防砲,聽說在某個角落,還有一門240巨砲蓋在砲衣下面。
08 據點,規模很大呢。
隱蔽性似乎已經不再重要,塑膠屋頂反光超強,若真在戰時根本就是說「來打我啊」。
這個據點看起來還很完整,但似乎也是廢棄了。
也是在附近,位於大沃山的「雲紀山莊」。
旁邊就是我曾服役過的連部營房。
這裡有無敵的視野,沒有汽車聲音、沒有空氣污染、甚至你眼裡也看不到什麼電線桿。
目前北竿最熱門的景點應該還是「芹壁」,
若你有時間,非常建議你來大沃山走走,享受自然與漂亮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