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老兵又要帶大家玩北竿了。
這次來比較少人來的地方(雖然網路上美照還是一堆啦)
我晃了一整個下午,只見到一個觀光客。(2021年四月,疫情爆發前喔)
其實我也是誤打誤撞來到「尼姑山」這裡,算是人煙稀少之下一個美麗的相遇。
如何前往 馬祖北竿尼姑山。交通資訊分享。
🔼先看地圖吧。
這次的旅程是北竿最南邊,那個長長的像條尾巴,指向南竿的那段。
因為當初服役在芹山營,這裡就是我們的防區,所以還算蠻熟的。
坂里 7-11
旅程就從坂里的小七開始。(這間7我一連二天在這吃一樣的午餐….)
另外我注意到,北竿小七外面的吉祥物,都是這隻七pupu的。
二十多年前的這裡只是二排古老的閩式房子,印象中只看過一間麵店兼雜貨店。
雖然很荒涼,但當時還有一個坂里國小。
現在觀光發達,小七進駐了,坂里國小卻消失,變成了遊客中心與海大馬祖校區。
坂里大宅
小七過去一點,北竿遊客中心對面就是「坂里大宅」。
若你是坐小巴過來,這裡是必停的一站。
可愛神話之鳥
坂里沙灘、最小媽祖廟前面的可愛神獸。
玩過馬祖,就算你沒機會看到,也要知道「黑嘴鳳頭燕鷗」就是馬祖的縣鳥。
全球剩不到一百隻喔。
這裡是北竿最美的沙灘,但也是我當兵最想抹去的回憶。
若不是當初的時空環境,這裡比墾丁漂亮,應該是遊客陽傘比反登陸樁多的地方。
白馬尊王廟
坂里沙灘尾端,對面有間白馬尊王廟。
白馬尊王是福建福州帶過來的神明信仰,但卻有「漢朝」與「唐朝」二個淵源。
剛剛看到的坂里大宅也跟「白馬尊王」信仰裡的唐朝王審知(因為他喜歡騎白馬)有關係。
這間白馬尊王廟聽說是馬祖地區最大的。
不過好像事實並非如此。佔地最大倒是真的。
廟旁邊的小港口,當下好安靜喔,所以就按下了快門。
當天會來這附近,是想確認一下「白沙港」的現況,因為二天後要去南竿。
我相信自己不會在白沙迷路,但這變化也太大了吧。
以前那個只有水泥堤防的小小漁港,現在有了港務大樓,還有小三通的功能。
到對岸的黃岐只要三十分鐘,每天還來回四班。(疫情前)
南北竿之間的交通船都已由民間負責。
這種船又快又舒服,到南竿不用十五分鐘,真是屁股還沒熱就到了。
出入港也不再是憲兵檢查,而是海巡弟兄。
白沙的民宅一點都沒有變,我還認出是當年學長請我吃淡菜的地方(已無營業)。
它旁邊的民宅門是開的,裡面傳來電視聲,好奇地跟裡面的人攀談。
老人家一聽到我是二十多年前在這當兵的小子,話題馬上打開了。
他說:你有沒有到「尼姑山」去走走,那裡變得很不錯。
於是就有下面的意外旅程。
騎著摩托車來到老人家所指的「三叉路」,左邊回坂里,老人說走右邊。
這種路是馬祖的特徵。(金門好像也如此)
車道左右輪胎處特別堅固,方便重型車輛通過。
我們那時剛有悍馬車,跑起來超過癮(坐過二三次)。
尼姑山
相傳南宋時期,家居福州的書生進京趕考,
中了進士衣錦還鄉,坐船從杭州回家。經過進嶼候潮進閩江,因海上突然起風暴,
船被大浪吞噬翻覆,進士葬身海底,妻聞訊痛不欲生,前來將夫埋葬後,
在尼姑山搭草庵與夫對望,每日頌經迴向丈夫,思念之情溢於言表。
當地人為感念這段堅貞的愛情,於是將草庵所在取名「尼姑山」,
將進士葬身處取名「進嶼」(現在蛇島)。
尼姑山與進嶼皆位於北竿南段海岸和海域島礁,遙遙相望。
而這條路上上下下,又下下上上…..
回來看到有篇網路文章介紹這段路….「如果你已經騎到懷疑人生,那就對了」。
北竿龍貓隧道
騎到某條路的終點,居然有台摩托車已經停在一旁,又有條奇怪的樓梯路往下…..
回來才知道這裡是「整修後」的「北竿龍貓隧道」,但感覺完全不對。
走過一百公尺左右的下坡,眼前居然是一個據點。
路旁摩托車的主人已經在瞭望左邊的南竿,以及右邊的大陸。
還蠻明顯的瞭望哨,監控南北竿水道。
北竿42據點
我突然看出來,這裡以前我來過。
回來找了資料,原來這裡就是42據點,以前芹山營三連最遠的據點。
我待過三連,有機會曾在半夜來過一次。
看著已經被雜草蓋住九成以上的房舍,已經無法進入探險了,只能待在屋頂懷舊。
從42據點回望龍貓隧道。
「新」與「舊」是不是很不搭調??
跨回摩托車,往另一條路探去。
這條路變小了,汽車無法會車那種寬度。
熟悉的「懷疑人生」感又來了。
但對北竿地形還算熟的我,知道自己正往北竿尾巴前進。
果然!!最尾端的蛤蜊島出現在眼前了。
蛤蜊島
這裡也是有鋪面的道路終點。
網路上有人說它是陸連島,也就是退潮之後可以走過去。
我當下沒有找到明顯的小路,也怕草叢裡面有奇怪的動物出現,所以遠觀即可。
它真的超像一顆蛤蜊,起伏的比例,還有最外圈那層淺色岩石,像極了蛤蜊的外圈。
摩托車已騎到道路尾端。
左邊的小屋是台電的,為什麼在這?
因為是南竿送電到北竿的海底電纜上岸處,目前北竿的電都是由南竿珠山電廠提供。
珠山電廠在2010年左右才成立,大量且穩定的電力讓一批批的觀光客不再受無電之苦。
以前北竿只靠一個老舊的柴油發電廠,跳電很正常。
常常多點一顆燈泡、或是哪個人又在偷用電湯匙,全連就陷入一片黑暗。
幾乎是北竿的最南端,整個向左彎曲的北竿島形看得很清楚。
327觀測所
這條路上的最高點,有個相當漂亮的迷彩屋。
它應該就是「327觀測所」,這也是北竿南段的最高點。
觀測所以前也是個相對無聊但很苦的單位,平常老大不會上來,但冬風來的時候非常精彩。
上面的風景相當漂亮!!!!
馬祖地區最高的壁山、稍微左邊一點就是次高的芹山。
芹山山腳邊淡黃色的就是坂里沙灘。
最右邊二個小島就是之前介紹過的螺山與蚌山。
幾乎整個北竿島的海面與天空都能一手掌握,難怪佔據「制高點」對軍事這麼重要。
拉近鏡頭,剛好有架飛機下降中。
這真是個很完美的小島。
雖然北竿當初沒機會成為度假勝地,過去五六十年增添的戰地風情,讓它有不一樣的歷史。
若各位要去的話,還是建議交通上要小心。
這區的公車只到坂里與白沙港,若要到剛剛提到的點都要自行開車騎車。
我在這段路上遇到一位女士,獨自一個人走在尼姑山觀測所附近。
問她想去哪,她秀出手機說要去「google 地圖上這個地方」,而且她是從白沙港走上來的。
(我的天啊,我租來的125摩托車已經爬山爬到嘶吼了,一個輕熟女居然走了上來??)
地圖是平的,路是上下彎曲的。
看起來很近,走起來可是天昏地暗。
我問她要不要載她一程,但也或許是對陌生人的謹慎而推辭了。
我也只能從後照鏡希望她能一路平安…..